2019年3月11日,《中國科學報》特別邀請醫藥領域的兩院院士圍繞“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這一主題,呼吁癌癥防控早篩、早診、早治刻不容緩,以期共同推動國家在相關政策上的制定與執行。
消化道腫瘤占所有腫瘤的40%
以上除了宮頸癌與乳腺癌,以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為代表的消化道腫瘤占所有腫瘤的40%以上,僅胃癌就造成每年50萬人死亡。而目前,一些消化道腫瘤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也應盡早地納入國家癌癥防治行動計劃中。
院士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消化道腫瘤早篩勢在必行
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每年新發病例約150萬例,死亡病例約100萬例。事實證明,預防和篩查對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預防能夠控制發病率上升勢頭, 甚至可以降低一些癌癥的遠期發病率,如胃癌、結直腸癌和宮頸癌,適宜性篩查技術使得診斷普遍提前。鑒于此,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消化道腫瘤篩查,實現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預防消化道腫瘤的發生,降低死亡率,減少國家醫療支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用好消化道癌癥篩查的“金剛鉆”
國家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國家衛健委牽頭,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有科學模式的、有適宜技術支持的消化道疾病及健康管理工程;制定專門政策,完善篩查體系,從醫院對百姓的定期提醒和健康管理工作做起,以點帶面、逐漸鋪開,敦促全民主動參與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各級醫院要合力打造緊密型醫聯體,為基層醫療機構配置優質醫療資源,提升診療能力,拓展篩查范圍與深度,惠及更多基層百姓。建議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支持互聯網醫院工作的開展,以專項資金幫助基層醫療機構購置設備,為實現基層消化道腫瘤篩查落地見效提供有力保障。
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
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
結腸鏡檢查還有一個巨大的優點是,一旦發現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要么可以立即切除,要么可以順便取活檢。大量的研究表明,結腸鏡的篩查敏感性高達90%以上。
2017年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最新研究:
一次柔性乙狀結腸鏡檢查,可以讓受試者群體在隨后的17年內腸癌發病率降低近30%。據悉這是柔性乙狀結腸鏡篩查史上,隨訪時間最長的大型臨床試驗。
實際上,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腸癌可怕程度要稍低,因為腸道腫瘤從良性發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沖到90%以上。
從良性異常增生變身惡性腸癌需要15到20年
《內科學年鑒》
腸鏡檢查能救命,患癌死亡風險可降72% !
研究分析發現,那些死于癌癥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沒有進行結腸鏡檢查。對比過去20年的篩查歷史發現,結腸鏡檢查與死亡率降低61%有關,其中右側結腸癌風險降低了46%,左側癌癥降低了72%。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每個50~75歲的人都要進行結腸癌篩查,還有那些高風險人士——有家族病史的需要更早開始篩查。
2001年,結腸鏡檢查被正式列為美國老年人醫保(Medicare)項目,進一步助推了腸鏡檢查的普及。
舒泰清推動的NCPC
2018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院士領銜的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牽頭主辦、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NCPC)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
項目覆蓋31個省市近200家三級醫院, 項目分為結直腸癌篩查、結直腸息肉切除完整性研究和結直腸早癌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三個課題,旨在探討建立中國的結直腸癌篩查體系和提升各醫院的結腸鏡診療質量控制水平。
腸道準備作為結腸鏡檢查的第一步,對于提高結直腸息肉及腺瘤的檢出率,實現結直腸癌的早診早治至關重要。舒泰清作為《中國消化內鏡相關腸道準備指南》的推薦用藥和國內腸道準備藥物的領導品牌,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舉措,全力支持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NCPC)的落地開展。
截止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在山東、上海、新疆、云南、四川、重慶、河南、陜西、甘肅和河北10個省份相繼啟動執行。
舒泰清借此平臺為各地的消化內鏡醫生提供了了解學術前沿和掌握先進內鏡技術以及提高整體消化內鏡診療水平的機會,讓越來越多的消化內鏡醫生了解和認可了舒泰清的產品優勢和舒泰神的經營理念,為舒泰清的進一步深入推廣和市場開拓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2種情況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
(1)有便血、黑便等癥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2)大便有粘液、膿血者;
(3)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
(4)近期出現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律者;
(5)大便變細變形者;
(6)長期腹痛、腹脹者;
(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貧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確診斷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
(13)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
(14)腹部CT或其它檢查發現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確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
(16)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
(17)結直腸癌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結直腸癌術后的患者一般每6個月至1年需要復查一次結腸鏡。如果術前因為結腸梗阻,結腸鏡未能檢查全部的結腸,則手術后3個月時應當行結腸鏡檢查,以明確其它部位有無結腸息肉或結腸癌。
(18)已發現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
(19)結直腸息肉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
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復發和癌變,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其它的息肉建議一般每12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就可以了。如果復查結腸鏡檢查為陰性,則3年后再復查。
(2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沒有任何癥狀或不適,也應當體檢做結腸鏡檢查。
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22)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